
随着“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术院艺术展”的举办,湖北省美术院创作成果时隔40余年再次在国家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集中亮相,掀起观展热潮。聚焦同一主题,湖北省美术院文献研究展随后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将这股热潮推向高潮。两场展览汇聚252件突出历史传承、时代精神与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和百余件珍贵的历史文献、手稿、美术出版物等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呈现湖北省美术院60年来坚持“传统与现代共举、守正与创新共进、开放与交流共存”的征程,为思考画院体系在新中国美术事业中的定位与转型提供重要参照。
兼收并蓄、绚丽多彩的荆楚文化和宁鸣不默、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孕育了湖北美术开放厚重的艺术品质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重一笔。成立于1965年的湖北省美术院,是继北京画院、广东画院、上海中国画院、江苏省国画院之后成立的全国第五所省级画院,汇聚了湖北重要美术创作和研究力量,为湖北美术事业发展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累。建院之初,湖北省美术院便定位为综合性美术机构,全院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形成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壁画、漆画等多画种整体发展的格局,在各领域所进行的艺术探索形成了优良的创作传统。
画院是创作、研究、培养人才、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60年来,湖北省美术院构建起老中青梯次衔接的创作队伍,涌现出王霞宙、张振铎、杨立光、周韶华、汤文选、王福臻、冯今松、唐小禾、程犁、陈立言、董继宁、傅中望等一代代美术名家;近年来通过系统性的文献整理、典藏研究与展览策划,强化理论支撑,使创作与理论互相生发。
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现实主义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锐意进取,再到新时代的守正创新……湖北美术一直以开放的姿态与创新的勇气,诠释着“以人民为本,与时代同行”的使命。“以人民为本,与时代同行”在创作上表现为叙事深度与情感表达、民族精神与时代审美的有效结合。漫步展厅,蔡迪安与李宗海创作的油画《南下》兼具历史厚重感与人文关怀;周韶华中国画《黄河魂》(见图)以雄浑的气势彰显昂扬的民族之魂;唐小禾、程犁创作的油画《葛洲坝人》通过对普通劳动者的描绘记录葛洲坝水利建设的历史……一件件技艺精湛、思想闪光的经典之作跨越时空,展现了湖北美术将笔墨扎根荆山楚水,把情感融入时代发展洪流的生动艺术实践。
面对新的时代需求,湖北省美术院深耕主题性美术创作,组织“长江万里情”“情系神农架”“知音湖北”等主题美术创作项目,积极参与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等,特别是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有17件作品入选,其中6件作品进京展出,创下近25年来最佳成绩,跻身全国画院系统第一方阵。此次两场展览,亦展现了中青年美术工作者多元的创作成果、对湖北文脉的传承和创作的活力。置身展馆,观众仿佛穿梭于时光长廊,耳边似才响起前辈艺术家们在昙华林光影斑驳的画室中热烈讨论创作的声响,眼前又映入中青年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用画笔记录时代变迁的火热身姿,深切感受到画院体制下薪火相传、代际接力的蓬勃创作生态。
岁月丹青,甲子春秋。此次双展,对湖北美术而言,既是回顾,亦是开启新征程的起点。湖北省美术院坚持把创作作为立院之本,久久为功,定会满树繁花竞芬芳。
(作者为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