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金币文化 >> 正文

乙巳双蛇:文化图腾与工艺之美——鉴赏2025中国乙巳(蛇)年3克金币、15克银币

发稿时间:2024-11-13 15:59:00 来源: 中国金币网

  每逢岁次更新,生肖纪念币即如约而至。在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行的2025中国乙巳(蛇)年贵金属纪念币中,有一金一银两枚卡通风格的圆形币,币面上的青蛇一雌一雄,它们彼此深情对望,象征阴阳互映,和合美满,似在天地间演绎一场关于爱与美的灵蛇传说。

  蛇,自古以来便象征着神秘和通灵,它的蜿蜒曲线中更蕴含着生命的柔韧。在古代神话中,伏羲和女娲皆为人首蛇身,是中华民族关于始祖想象的一种图腾。《山海经》中记载了九大传奇蛇怪,如烛九阴、相柳、巴蛇等,显示出蛇在神话传说中的多样形象和神异力量。在民间,蛇不仅是丰收的象征,还是驱邪避害的重要符号。每逢端午节,人们绘制蛇图或悬挂蛇形饰物,以防范瘟疫与毒虫。这些习俗的传承,足见蛇文化在中国人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特殊意义。

  细观两枚币的币面,金币上的雌蛇头顶牡丹,寓意“富贵当头”;银币雄蛇头戴如意,象征“吉祥如意”,同样寄寓着祛灾禳吉的民俗之美。两条蛇在纹饰、造型上于差异中见和谐,这种设计不仅传承了蛇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融入了对“两情相悦”的美好祝愿。

  金币以3克的轻盈体量,将蛇年的繁华与生命力浓缩在18毫米直径的空间内。青蛇身披翠绿,眼神灵动而柔媚。蛇顶的牡丹冠,花瓣层叠饱满,是图案设计中最醒目也最富寓意的部分。而作为背景的牡丹纹饰更与之相映成趣,一显一隐的巧思,拉升了币面整体的立体感。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自隋唐始,便以其浓艳之姿与盛放之态,成为繁荣昌盛的象征。唐都洛阳尤以牡丹闻名,千枝竞秀,一时无两,刘禹锡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尽显国运昌隆的气度。青蛇的灵动和牡丹的大气相辅相成,彰显出自然生命的澎湃。

  至于蛇身,蜿蜒而下,镶嵌各色吉祥花卉、寿桃与祥云纹。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桃被视为仙果,食之可得长生。《神异经》中记载:“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这一传说赋予了桃子特殊的长寿寓意。祥云纹源自古人对云的敬畏与崇拜,历经千年演变,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吉祥象征。早在商周时期,云雷纹已见于青铜器之上。秦汉以降,云纹形式愈加丰富,卷云纹、云气纹等相继出现,装饰于漆器、服饰、建筑等,极具飘逸灵动之美。隋唐之际,朵云纹盛行,云纹与莲花、佛光等结合,被赋予独特的宗教魅力。明清时云纹与龙纹相融,应用于官家的织锦、瓷器等。祥云纹于缥缈之姿中寄寓人心所向,既承载着古人对超然境界的追慕,亦映照出万物有序的和谐律动。这些传统符号的和谐排列,不仅传递出福寿康宁的寄意,更赋予画面一种别样的节奏感。

  银币以15克的体量和33毫米的直径展现了更加开阔的画面布局。雄蛇盘卧在牡丹花丛中,蛇身以金色卷草纹为装饰,仿佛春风拂过草木,带来欣欣向荣的生机。卷草纹取材于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卉,经艺术化处理,构成曲卷圆润的连续图案,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圆融”哲思。头顶的红如意,乃花中珍品,开于温润之地,遇春夏之气,则叶润如玉,花赤似火,自有安宁与绚烂交织的雅韵。红如意,顾名思义,以其状若传统的如意宝器而得名。如意的起源可追溯至东周时期,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孙权曾发掘出秦始皇使用过的一柄白玉如意。佛教传入中国后,如意作为佛教徒随身器物之一,在中国流行开来,许多佛像都手持如意,成为吉祥的象征。其实如意柄端作手指形,最初为搔痒之用,而有唐以来,这种实用功能逐渐消失,装饰属性增强,成为纯粹的工艺品。清代宫廷中,如意被广泛应用,皇帝登基、大婚及吉庆之日,臣下必敬献如意,以祝政通人和。

  背景的远山则将画面推向更辽阔的视野,也是这枚银币设计中极具意境的元素,远山层叠,波浪般的线条以简约的现代手法呈现,却带有传统山水画的韵味。山与蛇的组合,更使人想及刘禹锡的另一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自然动植物之间,延展出更具格调的人文内涵。

  这两枚币虽为小规格币,但工艺上复杂多变,且各有千秋,共同构筑了一场纪念币的特殊工艺盛宴。金币采用镜面底面,银币则采用喷砂底面。镜面底面经过精细抛光处理,表面如同镜子般光亮,反射效果强烈,能够清晰映射周围环境。高光泽的背景使得浮雕图案更加鲜明,细节表现更为清晰,强化了视觉上的光泽感和华贵典雅。喷砂工艺则通过在币面喷射细微颗粒,使表面呈现均匀的哑光效果,减少反光,观感柔和。同时喷砂处理使银币表面具有细腻的质感,触摸时手感更加舒适。而金币在蛇的主造型上又使用了多层次喷砂工艺,即通过在币面不同区域施加不同程度的喷砂处理,形成多层次的磨砂效果。由此,镜面底面的光泽感和主图局部磨砂的柔和感相得益彰。

  主图案上,金币和银币均采用了彩喷、光变鳞彩工艺。彩喷是将彩色油墨通过专用设备喷射到纪念币表面,克服了传统彩色移印只能在平面上印刷的局限,得以直接在纪念币的浮雕表面进行彩色喷绘,从而使青蛇造型得到更好的凸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条蛇身上和雌蛇背后牡丹纹饰的光变鳞彩工艺,这是中国首创的一种纪念币制作技术,币面可以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效果。“鳞彩”语出《山海经图赞·蛟》中“匪蛇匪龙,鳞彩炳焕”一句。因此,这种技术用在蛇元素上可谓“天作之合”。无论在强光下,还是细微光影中,蛇身的光泽都随着角度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层次。银币蛇身更是直接做出蛇鳞的效果,仿佛在币面上活了起来。

  这两枚纪念币以现代设计重新演绎传统文化,使古老的生肖符号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在金光与银辉的交错中,它们不仅是乙巳之岁的纪念,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延续。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对金银双蛇将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静静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深邃与永恒,为今人奉上美好的祈愿,为后世留下珍贵的记忆。

  作者:林青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