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时光 不变的精神—— 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30克纪念银币品读
发稿时间:2024-11-20 16:52:00 来源: 中国金币网
2024年11月12日,中山大学迎来“百年华诞”。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中,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的发行是颇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看到这套纪念币中的30克银币,百年历史的沧桑感,人文精神的厚重感,艺术呈现的立体感,就立刻扑面而来。在校庆题材纪念币中,具有独特辨识度。
该币背面图案写实与写意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写实手法描绘的是中山大学校园内孙中山先生铜像及周围景观。币面中心呈现的孙中山先生铜像,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从中山大学康乐园南门进入,沿中轴线向北漫步不久,就会看到一座孙中山铜像。他面朝北方,右手向前伸出,指尖所向,正对着滚滚珠江,似在“指点江山,激昂文字”。铜像基座上有时任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题记:“此铜像为中山先生故友日人梅屋庄吉所赠,1933年冬奉置于我校石牌旧址,1954年春广州市人民政府借置于中山纪念堂,1956年11月12日复由我校迎置于此。”
静观币面,如烟往事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胸中不由生起慨慷雄壮之感,耳畔响起粤语“沧海一声笑”的乐段。
时钟拨回到1924年。那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期间,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做了一个决定:创办“一文一武”两所学校,“武”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文”是国立广东大学。决定的做出,和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多次革命的接连失败有关。孙中山认识到,革命要想成功,不能再借助地方军阀等外部势力,必须培养自己的革命军队与理论人才。那年2月,孙中山以陆海军大元帅名义下令:“着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在同盟会的老战友邹鲁被任命为首任校长。那年11月,孙中山扶病北上。在他临终前的最后四个月里,有关国立广东大学的大元帅训令、指令有13条之多,涉及经费、大学宿舍、学生操练等,事无巨细。1926年7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国立广东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时至今日,中山大学是唯一一所纪念孙中山且以中山命名的大学。中大的校史研究者强调,中大为“中山手创”,而非“首创”,取“亲手创办”之意。
静观币面,从历史又回到了现实。欢腾的人们,载歌载舞,纪念百年学府的辉煌历程和卓越贡献。如何诠释百年校庆的主题和意义,如何彰显先贤的精神风貌和丰功伟绩?币面构图颇具匠心。设计师采用中心构图法,把诸多纷繁元素有序表达,层次井然。以孙中山先生铜像为中心,左右绿树环绕,脚下流水潺潺。静中有动,一派生机盎然。铜像上方则为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堪称“币眼”,闪烁着“精神之光”。
这“十字校训”取自儒家经典《礼记·中庸》的名句,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彰显了“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这“十字校训”由孙中山先生在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充分体现了他的办学思想。不仅是对学生求学态度的要求,更是对学校教育目标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校训,培养出既有广博知识,又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明辨是非,并勇于实践的人才。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大师生秉承校训精神,中山大学也成为了学术和研究的高地。开创了中国男女同校的先例,开辟了中国最早的西医教育,直至现代还有主导“天琴计划”等大国工程。
这“十字校训”在方寸币面,竖排呈现,背靠苍茫远山,愈加显得苍劲有力。一个个曾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名师,郭沫若、鲁迅、傅斯年、顾颉刚、冯友兰、陈焕镛、郁达夫、辛树帜、费鸿年、王亚南等,仿佛都从远山中走来,来到珠江之滨,看看今日之中大。又似看到名师在校园中的风采,记得一段描述:“欢迎会上,鲁迅甫一出场,就把学生们牢牢吸引住了,他身着布袍,穿‘陈嘉庚式’帆布胶底鞋,抽当时最便宜的彩凤牌香烟,演讲完后被簇拥得寸步难行。”
静观币面,写意笔法呈现的珠江之水,意味深长。画面采用传统纹样装饰手法,极富民族艺术特色。而画面分布的10朵浪花,实为暗喻笔法,和币面上方弧形文字“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遥相呼应。此外,似还有三重意蕴。其一,中山大学处在“开风气之先”的广东,被务实而包容的岭南之水滋养,始终勇立“潮头”。其二,水有饮水思源之意,“吃水不忘挖井人”。其三,山、树、水三个自然元素,与校训体现的人文意蕴相结合,不仅突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而且展现了开放、包容、进取的精神。
静观币面,构图和色调,富有美感。设计中的“黑白灰”,不仅是一种色彩,也是一种构图关系。在这枚币上,黑白灰的变化关系,突出了前后左右上下的层次。而整体的黑白灰和局部蓝色结合,有冷静理性典雅之美。灯光照在币面上,又有简约温暖之感。光变鳞彩的工艺增强了水纹动感,动静结合,币面更加生动。
静观币面,看着云山珠水,想起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诗句。百年岁月,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精神。把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中大精神铭刻在纪念币上,是一种颂扬,更是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