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和传统的艺术碰撞:蛇与虹——2025中国乙巳(蛇)年30克梅花形银币赏析
发稿时间:2024-11-22 16:57:00 来源: 中国金币网
在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行的2025中国乙巳(蛇)年贵金属纪念币中,有一枚30克梅花形银质纪念币显得独具一格。这枚币的背面主图案巧妙地把蛇的形象与纪念币的梅花形制相融合,从右侧边缘延伸出一根银色线条,随着币形轻柔摆动,顺时针向内盘旋汇聚到币面中心,勾画出抽象的蛇头造型,右上角“乙巳”的干支纪年点出这枚纪念币的主题。
币面生肖蛇简洁抽象的造型,既表现了蛇盘曲的形象,又像重瓣的花朵,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设色为彩虹,光变鳞彩工艺增添了它的光影变化,呈现出时尚现代的艺术视觉效果。在这充满现代感的设计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人类历史文化记忆,蛇与彩虹的结合不是灵光乍现,远在人类文明诞生的时代,“蛇”与“虹”之间就已经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
在我国殷商时期,甲骨卜辞记录了许多出现彩虹的天气现象,其中“”就是现在的“虹”字,它采用象形的构造方法,描绘了中部拱起、两端下垂的双首龙蛇形象。甲骨文中没有“蛇”字,表示蛇的字是“它”,字形为“”,与甲骨文“”(龙)的区别在于头部是否有牴角,有牴角为龙,无牴角为它。殷墟出土的动物纹饰也呈现出这种区别的规律,并且在古代观念中,龙和蛇是同类,“龙,虫之生于渊”,“蛇,龙之类也”,“龙无角者曰蛇”(郑玄注《洪范五行传》)。因此,有学者指出,甲骨文的“虹”字描绘的是拱躯两头蛇的形象。即使到了小篆的流行朝代,构形方法变成了形声字,但是通过义符“虫”(即“虺”,也是蛇)可以判断出,古人生活中有关“虹”和“蛇”的经验认识,已经深深烙刻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虹”在古人的认识中是一种有生命的神物,在字形中下垂的两头表明它会吸水,在卜辞中记录了这一现象,如“王占云:‘有崇,八月庚戌,??昃,并有出虹,自北饮于河’。”(罗振玉《殷墟书契精华》)郭沫若也指出虹“啜水之说,盖自殷代以来矣。”(《通纂考释》)虹在民间被看作是吉兆,有民谚“天生双虹,人寿年丰;双虹升天,无战不歼。”
“蛇”与“虹”的结合在我国不仅能追溯到久远的上古时代,在世界其他地区也能发现相似的古老认识。澳大利亚北部发现了距今六千年甚至更早的岩画,上面描绘着彩虹蛇的形象,土著中还流传着彩虹蛇的神话,神话中彩虹蛇创造了山川、河流、土地和澳大利亚各地的人,它保护了天地万物,主宰着水这一生命之源,是丰收之源。在印度尼西亚,彩虹蛇守护着地下黄金,并能让黄金以彩虹的形式从它们口中升起。马来西亚北部也有相似的神话,并且当地不同民族用至少八个不同的词语形容彩虹,这些词语都有“蛇”的意思。在《圣经》中,诺亚拯救了动物后,出现了一道彩虹,象征着上帝承诺将永远不再有将万物杀死的大洪水发生。
彩虹绚烂美好,人们用它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我国唐朝时有一支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杨贵妃善为霓裳羽衣舞。“霓裳”用“霓”,即主虹外侧的副虹,来形容美艳动人的衣服。在古人的认识中,神仙以霓为裳,如《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到现在我们也会用彩虹来表现美好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彩虹总出现在风雨之后,就像人历经挫折,不懈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枚七彩绚丽的蛇年生肖银币,让我们不禁想到那句激励人心的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