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金币文化 >> 正文

福蛇报春 万物复苏——2025中国乙巳(蛇)年150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赏析

发稿时间:2024-11-28 15:09:00 来源: 中国金币网

  十二生肖中,龙蛇是绑定在一起的。尽管现在为我们熟悉的十二生肖序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才最终定型,排行第六位的蛇却总是跟随在龙之后,甚至在先秦文献中,龙蛇有时被混为一谈,这倒也不难理解,毕竟,按照学者闻一多的说法,“龙与蛇实在可分而又不可分。说是一种东西,它们的形状看起来相差很远;说是两种,龙的基调还是蛇。”它只是在蛇的基础上,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是以生肖属蛇的人常自称属“小龙”,民间也往往将龙年之后的蛇年称为“小龙”年,并对其充满期待。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乙巳蛇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定于2024年11月18日发行了2025中国乙巳(蛇)年贵金属纪念币一套。全套包括7枚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和1枚铂质纪念币,形态各异的蛇纷纷“爬”上币面,辅以吉祥纹饰,寄予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一如150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上的小蛇,它结束冬眠慢慢醒来,轻抬蛇头,寓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神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只见这条“小蓝蛇”蜷缩成一团,背部鳞片清晰可见。在与蛇长期相处中,我们祖先很早就认识到,蛇具备某些神奇能力。对抵御自然侵害能力较弱的远古先民来说,蛇既令人畏惧,会威胁生命,同时却也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我们所熟知的女娲、伏羲,都是“人面蛇身”的形象,不止于此,《山海经》与其他一些典籍中的神或英雄,也是人首蛇身,例如“水神”共工、共工之臣相柳等。

  这类无足的爬行动物起先并不叫“蛇”,而作“它”,甲骨文中的“蛇”就是幅典型的简笔画,三角形的蛇头、弯曲的身体、睁大的双眼,生动描绘了蛇的形态特征。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言下之意,上古时期先民怕蛇,见面打招呼都要问一遍,有没有看到蛇。这既表明古时蛇的数量不少,也道出古人对蛇的心态。

  正因蛇常见,先民们发现它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蜕皮换新,而且当蛇扭动身体,在粗糙的地面或树干上摩擦,蜕去旧皮,显露出新的鳞片时,它们宛如新生,先民们哪里知道个中缘由,只当蛇拥有神奇的再生能力。尤其当冬眠的蛇开始苏醒,蜕掉旧皮换上新皮时,更加深了先民对蛇的崇拜,同时这也预示着春天的来临。现在我们都知道,蛇蜕皮是因为其皮肤最外边的一层角质层无法随着身体一起长大,所以每隔两三个月,蛇长大了一些,就需要让原来的表皮性角质鳞脱落,以适应不断长大的身体。蛇越年轻,蜕皮越频繁,因为它们生长速度更快,反之,成年蛇蜕皮次数则会减少。不难想象,币面上的“小蓝蛇”正经历了一轮蜕皮,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我们将视线从鳞片转向小蓝蛇的头部,宝石般的双眼和五彩缤纷的纹饰着实抓人眼球,让人忍不住称叹设计师的巧思。蛇没有眼睑,但是它的眼睛外面有一层固定的透明薄膜用以保护眼球,所以蛇可以永远都不眨眼睛。它的眼睛虽然看起来又圆又亮,但蛇的视力并不强,主要靠舌头获取信息。在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前提下,币面设计师为小蛇画上琥珀色的眼睛既突出重点,又与一旁石榴纹饰相映成趣,应了民间流传的“喜蛛石榴蛇盘兔,荣华富贵必定富”的说法,大抵人们认为蛇机智灵活,善于招财,故而为它赋予更多吉祥寓意。

  为了让币面上的“幼蛇”更可亲可爱,纪念币背面采用镜面底面,同时采用半清边工艺,使得币面更加开阔。而主图案蛇造型采用彩喷和仿珐琅彩工艺,为“小蓝蛇”赋予勃勃生机,那灵动的舌头、炯炯有神的双眼让人看了直呼可爱,亦想上手把玩一番。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