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大新近影
他瘦削的脸上总挂着憨厚甚至有些腼腆的笑,心里却藏着深深的悲伤。
周大新,这位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文坛最高奖项给他带来的,除了荣誉更多的是责任。如今,4卷本《周大新中篇小说集》(河南文艺出版社)和最新的《预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摆在面前,散发着淡淡的油墨的芬芳。但是他的内心,压力多过喜悦。他为了文学事业,牺牲了太多太多,包括永不再回来的亲情。
在文学创作上,周大新算不上快手,自1982年初登文坛,发表出版中篇小说30余篇,短篇小说60余篇,散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400余万字,字数算不得太多,却足以呈现他的多面性,《走出盆地》、《武家祠堂》等作品中,有对逃离土地的传统观念、文化心态的深刻剖析和反思,也有在《香魂女》、《蝴蝶镇纪事》等小说中的爱情神话;《第四等父亲》、《铜戟》等军旅文学作品体现了当代军人的复杂情怀,长篇小说《21大厦》又描绘当代都市社会的众生相。他潜心10年创作的《第二十幕》,通过对一个小城百年间世相的描摹,呈现了中原古城南阳一个丝织世家在20世纪这个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场面,被认为是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的《百年孤独》”;到了2009年,《湖光山色》又把他推上茅盾文学奖辉煌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