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醒狮少年”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新招”

发稿时间:2022-01-23 10:2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杨月 通讯员 陈逸飞)“只要心中鼓点还在响起,我们就是雄狮!”看完大热的电影《醒狮少年》,佛山市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眉拳”传承人、小学体育教师黎亮晖兴奋地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受。对于他来说,醒狮既是爱好,也是事业,更是作为一名佛山青年铭刻在心的情怀与理想。

  “这部国漫令我想起刚学舞狮的情景。” 黎亮晖写道。1994年,他出生在佛山南海区西樵镇的一个小村落里。当年,父亲在广州学武,将当年响当当的武术门派“白眉拳”带回镇上,带领村民习武健身,传播武术文化。


  2008年,黎亮晖和同学在佛山街头表演。受访者供图

  醒狮是佛山的“文化名片”,很多中小学校都开设有相关课程,黎亮晖高中时进入体校学习,很快对醒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从小学随父亲练拳,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较好,他和志同道合的同学苦练数年,在当地的赛场和演出界已小有名气。这些“醒狮少年”也因共同的爱好和追求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现在,回想起当年苦练醒狮的日子,他也有了另一种视角和体会。

  黎亮晖在体育课教学中引入武术元素。受访者供图

  “我认为很多现代运动科学理论可以和传统武术、表演等进行充分结合。”黎亮晖说。通过这几年的体育课教学,他也开始深入思考如何用体育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来促进醒狮技艺和运动的发展。“比如当年一些非常严苛的训练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效率也不一定是高的,而运动科学方面的一些理论可以很好地优化它。”

  黎亮晖作为“广东南狮”代表,在新疆教授醒狮技艺。受访者供图

  课堂教学之外,黎亮晖一直协助父亲运营武馆,主要指导青少年学员,这也给了他尝试创新醒狮教学方法的机会和空间。“现在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先扎马步一个月再学其他的。”黎亮晖认为,充分认识当前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同时,他也越来越重视用“武德”的内容引导青少年成长。

  “遵祖遵师遵武道,学仁学义学功夫,学得功夫能守纪,英雄半点不欺人。” 白眉拳的“祖训”,他早已烂熟于心。拥有传统武术传承人和人民教师的双重身份,他也着实希望武馆的学员都能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让文化之光、武术之光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

  白眉武馆中的青少年学员。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传统文化元素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同在佛山的几名爱好醒狮文化的年轻人,在当地创立了本土国风潮牌,将醒狮文化元素和时尚服饰相结合,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与全国爱好醒狮的同龄人分享创业进程,黎亮晖也应邀加入成为主播。目前直播间粉丝已有近万人。

  黎亮晖在直播间讲解醒狮形象特征。受访者供图

  “我们对传统文化是非常执着的,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弘扬和创新。”黎亮晖和伙伴们对这个方向非常明确。“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文化复兴的时代,让大家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