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姜宁 通讯员 尹宝强 沈大富)3月26日,在山东省高密市豪迈高级中学,一场以“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开展,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据悉,高密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们在活动中通过经典剧目展演、非遗传承人深度访谈、版画艺术家现场创作、戏曲技艺沉浸式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环节,将高密茂腔的经典剧目《罗衫记》《元宵谜》《秦香莲》《杨八姐游春》《梁祝》等选段搬上校园舞台。活动共分为展演篇、对话篇、体验篇和心声篇四个篇章。
图为茂腔传承人孙秀芝展示戏曲表演技巧。主办方供图
活动伊始,高密茂腔的经典剧目在校园舞台上轮番上演。舞台上的唱腔婉转动人,身段行云流水,服饰精美绝伦,仿佛将观众带回了那个戏曲繁荣的年代。师生们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中,感受着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展演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演员们在保留传统唱腔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舞台技术和表现手法,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让师生们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也让他们看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在“名家面对面”环节,茂腔传承人孙秀芝带领青年演员登台,分享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坚守传统技艺,如何将古老的戏曲艺术传承给下一代。孙秀芝说:“戏曲不仅是艺术,更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它。”
图为高密市艺术剧院演员们表演茂腔艺术。主办方供图
学校老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戏曲艺术与素养教育的融合。一位语文老师表示:“戏曲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通过戏曲教育,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艺术修养,更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位历史老师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戏曲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戏曲服装体验环节,学生们亲手触摸到了精美的戏服,感受到了每一针一线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身段课堂中,学生们跟随戏曲老师学习了基本的身段动作。老师从“手眼身法步”五个方面入手,详细讲解了戏曲表演的精髓。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戏曲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精妙之处。一名学生兴奋地说:“原来戏曲表演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这让我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图为版画艺术家非遗传承人齐传新与豪迈高级中学的同学们共同展示高密木版年画。主办方供图
版画艺术家非遗传承人齐传新现场展示了高密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从雕刻到印刷,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技艺将一幅幅精美的年画呈现在师生们面前。学生们还亲自参与了版画制作,体验了刀尖上的艺术魅力。一位学生表示:“版画制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耐心和专注,这让我对传统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戏曲艺术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高密市艺术剧院的参与者说:“当孩子们能为剧目写续集时,戏曲的根便已深扎在这片土地。”